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14章(2 / 2)

十人采买粮食小商队对了对视线,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。

只走了两条街,伺候钱锟的小厮上了掌柜马车,临出城前,又下了马车,回了钱家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下辖各县的钱家粮铺,无一例外接到了大单。

立功心切的掌柜们,都没往别的地方想。

当他们先后送信和银票进城,请求运批粮到铺子里时,钱锟才意识到不对劲。

幕后之人,意欲何为?

买的没有卖的精?

张翠芝与寻平商帮众人未曾隐匿身份, 钱锟没太费功夫,就将前来铺子里采买大量米面者身份查明。

顾念钱家粮铺声誉,只得将那些以次充好的陈粮当做失误补偿的他, 顿觉被下套了。

前脚刚收拾了李掌柜等,无论交情如何, 同为寻平商帮中人,必不可能让利于钱家。

如此大手笔, 若非有意交好, 便是另有图谋。

自己惩治外来粮商的手段说不上多高明,有老爷子顶着,钱家的根基摆在那, 脏的臭的做了就做了, 首尾无所谓扫不扫干净,反正不可能出事。

以己度人,此次寻平商帮大肆收购钱家粮这出, 在钱锟看来, 就是不怀好意。

只是, 区区一个寻平商帮而已, 总不至于为了个小小的粮食贩子, 掏空家底把钱家存粮买空吧?

毫不夸张地说, 钱家现有的粮食, 足够整个地谷县上下嚼用三年,更别说今年收成好, 来年光景估计也不差, 想用这一招搞垮他们, 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!

所以,钱家大大小小的铺子接到的指令就是——来者不拒, 要买粮,应有尽有。

负责将采买好的粮食运至回水涧的一干人等,此刻正与一众老弱病残交涉。

此处干水匪勾当的青壮男丁都入了狱,他们的家眷要么因助纣为虐被牵连其中,要么因享受犯罪所得被人唾弃逃离,剩下的大多是不愿同流合污或是不被接纳的存在。

可以说,回水涧被肃清后,剩下大部分人的日子变得好过了,但也仅限于精神层面。

临水有埠头,无船停靠,事情闹大后,更无人问津,坐拥宝地却没法创造收益,只能靠佃田劳作、天然水产养家糊口。

佃田,佃租贵的吓人,一年到头勤勤恳恳,只够一家老小吃喝,这还是不能生病休息的前提下。若是年成不好,佃租可不会因此减少,今年还不上就延后到下一年,长此以往,债台高筑,不如卖身为奴。

而没有劳动能力的孩童以及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,对很多家庭来说,那就是负担。

前者运气好还能卖掉,后者到了年岁往往自行了断。

温饱有问题,仁义道德是空谈。若无外力干预,要不了多久,回水涧就会“孕育”出下一批水匪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